12月11日,澳门美高梅赌场-美高梅网上赌博
办学9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八讲在线上成功开展。本次讲座的题目为“What do we teach when teaching with DMC in English classrooms”。主讲人蒋联江博士为重庆大学校友,现任职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由澳门美高梅赌场
党委书记欧玲主持。

数字多模态写作(Digital Multimodal Composing,DMC)在最近几年得到越来越多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蒋联江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DMC的定义。他以重庆大学创新课程组的教学实践,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的EAP课程和香港某小学的DMC项目为例,指出多模态写作是一种可以跨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呈现多种题材的语言产出实践。
针对一些老师对DMC在语言产出的有效性及对教师职业身份认同方面的问题,蒋联江博士强调DMC不仅仅强调对技术的使用,而更关注如何把语言和其他符号模态(semiotic modes)融合起来,实现语言的有效产出。DMC的多元化呈现取决于不同因素,如课程类型、学生构成以及教师因素等。
蒋联江博士就基于DMC的任务设计,教师能够做什么,DMC的功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做了进一步阐释。他结合最近的研究成果,介绍了DMC在促进公民参与(civic participation)、学习者写作投入变化(investment change in learners’writing)以及数字同理心(digital empathy)等方面的作用。蒋博士最后指出,DMC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模态的形式进行意义的构建,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不同模态、不同资源参与到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中去。

欧玲书记回顾了澳门美高梅赌场-美高梅网上赌博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的教学实践,并表示DMC为我们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余渭深教授强调新时代的外语教学要有新时代的特征。他从任务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和教育范式(teaching Paradigm)的构建两个方面肯定了DMC的作用,并表示在教学多模态时代要提高外语学习的参与度(engagement),加强在不同模态的转化中的投入度,以及加深对文本模态理解的深度。
在问答环节,老师们就DMC与技术写作、技术传播的关系,对DMC的评价,DMC与教师信念(Teacher belief),DMC如何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问题向蒋联江博士请教,蒋博士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次讲座是在教育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数字多模态写作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的一次深入探讨,对探索多模态教育新范式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