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澳门美高梅赌场
课程思政落实工作系列研讨会顺利举行。研讨会由外语专业本科教育中心主任董平荣主持,莫启扬院长、欧玲书记出席了本次会议,余渭深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四个专业系老师6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上,首先由英语系毛凌滢、盛荔、余泽梅三位老师进行了《融通中西:英语专业文化与翻译类课程思政探索》为主题的分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介绍了英语系课程思政的探索。

英语专业立足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出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具有“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外语人才。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直在探索如何将专业教育教学依托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合的问题。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组的老师们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弘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精髓,把正向、积极的思想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牢固梳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从教学素材出发,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润物细无声,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促进,协调统一,最终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能够同频共振。

文化类课程当中的《中国文化元典导读》2020年被纳入重庆大学“三进”课程建设,2021年被纳入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国际化与本土化: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该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将文本细读、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在经典文本的阅读、理解与阐释中,贯穿道德修养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理解与交流的能力,学习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学、文化的核心观念。

日语系以“课程思政建设暨‘三进’课程建设情况”为主题汇报了相关建设成果。陈爱华老师介绍了日语专业“三进”课程建设的建设目标、实施步骤以及课程设置基本原则。日语专业思政课程《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中对应课程为中心,以其他专业核心课程为辅助,将“三进”思想全面融入日语专业教学。目前日语专业有两门课程列入重庆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门课程纳入澳门美高梅赌场
课程思政专项教改项目,日语系金香梅老师获得第十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日语组特等奖,这些成果都是思政育人积淀的体现。

日语系周璞老师分享了《日语笔译》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从《理解当代中国》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实施的调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几个方面出发,结合专业教学方案,在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都围绕着教材将思政内容有效融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汉日翻译能力。

德语系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并将思政元素引入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系主任毛亚斌老师以“从参与编写到进入课堂”为主题分享了德语专业学习与使用《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经验。作为《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编写团队的成员,毛老师对该教材编写理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也分享了如何从教材出发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

国际教育中文系也分享了“国际中文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系主任袁继锋老师首先介绍了国际中文系整体情况。

龙藜老师从总体设计、具体措施、课程建设效果三个部分介绍了《汉语综合III》的课程思政情况。该课程在价值传播中注意知识含量,知识传播中注意价值观引领,在教师教学中注意示范引导,充分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尤其强调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重要性,“融合教学,融合管理”的双融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范红娟老师分享的是“基础汉语:线上异步、同步混合式教学模式”。该课程将行为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与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异步,缩减互动规模,缩短互动时长,将线上异步、同步有机结合,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澳门美高梅赌场
院长莫启扬、书记欧玲均出席了研讨会,表达了对各专业今后课程思政工作的期许和展望。

澳门美高梅赌场
余渭深教授应邀担任点评嘉宾。余渭深教授从感受和建议两个方面进行点评。他指出,各位专业课老师已经付出很多努力,特别是对思政元素的挖掘、梳理,将思政、内容、语言融为三位一体,很有意义。他建议,各位与会老师应该站在国家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去理解课程思政;要思考如何将课程思政的内容系统化,使之成为完整的、完善的教育理念。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应以文明互鉴为抓手,去探索新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去推动公民教育,引导学生创建叙事模式,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各位专业老师应该探索课程思政新的理论视角,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并成为文明互鉴的使者、亲历者、教育者。
文:甘霞
图: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