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陈嘉映教授在澳门美高梅赌场
501报告厅围绕“分析与综观”进行学术分享,本次讲座由学院余渭深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欧玲出席、校内外70余名师生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陈教授从“分析”概念的历史演变出发,阐述该语词的基本含义,从“物质”和“意义”两个维度讲述了“分析”作为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发挥的作用。

在介绍了为大家所熟知的“分析”思维和方法后,陈教授用丰富的例子阐明“综观”是基于语境的理解,而“分析”是追求确定性的分解,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例如,人“读书”和“娱乐”产生不同的快乐,经过科学的“分析”后只能得出生物学的指标和与结果相离的原因,无法解释这些快乐本质上的不同。当我们用“综观”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原因作为结果的一部分才会更加本质深刻,因此被人更好地理解。

随后,陈教授以人的心智现象为例,指出经过“分析”能够得到大脑神经电流的数值,将它与标准数值进行对比得出确定性的结论,而“综观”则将人放到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语境中理解,从而明白心智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除此之外,陈教授还认为艺术策展人的工作需要考虑整体主题以布置展内画作,正是“综观”的体现,他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释了“综观”是通过“拢集”有效联系在语境中理解事物,达到让原象留在原地并且变得更加清晰的目的。
最后,在场师生与陈教授现场交流,双方基于讲座内容援引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康德等经典大家的著作,共同探讨了心智现象、哲学思想、中西对照、科技发展、职业特色等话题。

本次讲座为“重庆大学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陈教授对“综观”的阐述体现了对科技迅猛发展下人的批判性思维的关注,启发各位师生对生活中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反思和发问,从而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文:戴兰
图:杨晴
审核: 杨小虎 王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