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下午,《“大数据 ”辅助工学英文学术论文语料库研究》课题组在重庆大学A区8407召开了首次研讨会。会议由黄萍教授主持,项目负责人李媛媛老师、材料学院张育新教授、外语学院蒋婷教授、杨郁梅副教授、软件学院刘礼副教授等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同时,来自光电学院唐孝生教授(百人计划研究员),国际处老师以及其他外语学院骨干教师也光临了本次会议。外语学院彭静院长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程从虎溪校区赶至会议地点参与讨论并做出总结发言。
会议围绕着相关学科SSCI,SCI英文文献语料库建设、教材研究、教学研究、本项目语言服务功能等四项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议之初,黄萍教授重申了本项目为提高重庆大学学术科研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服务的目的,肯定了外语学院首次与材料、软件、光电等学院跨学科合作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重庆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进一步加强逻辑思维训练、提升跨学科创新能力、增强逻辑推理表达能力及升华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本项目即试图研究并发现高效提升这些能力的手段与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创新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的熏陶。她更指出本课题不仅服务于教学研究,更极大地有益于教师的科研,能为外院教师创造契机,在学校国际化建设与自身发展中找出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次与各学院的合作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黄萍教授的开篇发言拉开与会人员热烈讨论的序幕,紧接着张育新教授提出本课题近期和远期工作计划与目标。他提出迫在眉睫的任务是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收集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所建议的英语论文语料库,总结出英文学术论文语言特点,对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增强高水平英文学术论文语料库建设和进行国际学术发言者发言视频语料库建设。他更表示将与更多学院联系,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多的语料和专业知识的支持,张教授对学科发展与学校国际化建设的观点极大的激励了外语学院老师们。蒋婷教授作为语料库专家,提出利用语料库相关软件进行语言对比和分析的工作方法,并提议可进行的研究项目如读者对于文章体现的情感进行机器分析;QA和四六级考试主观题人工智能评分研究;仪器采集人体各种心理讯号对预期行为进行预警分析;二语习得和行为识别的关系研究等。软件学院刘礼教授和国际处黄河老师则从技术层面提供了一些可用于相关研究技术手段的信息。
与会人员在专家发言的引领下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这次会议中,他们不仅谈到大数据时代的语料库建设,也分享了自己教学中的资源可用于语料库建设的部分,可进行教材编译的材料等,同时,还谈到如何将ESP教学和研究提上新台阶,自己已做工作和对未来工作的构想与建议等。各位教师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展现出各位教师对教材研究与教学研究极大的热情。
彭静院长在听取了大家的讨论后做出总结发言,强调完善ESP教学体系,并提出ESP师资稳定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她还提供了学校将以外语学院建立公共平台的信息,同时图书馆也提供相关的文献服务,这些学校支持跨学科发展的信息鼓舞着研究人员的士气。彭院长在跨学科发展课题上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认为学院之间应建立反馈机制;鼓励青年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并积极与各学院专业教师合作互助,谋求共同发展。
会议在教师们士气高涨的情绪中结束,但结束却意味着新的开始,会后与会人员更将工作激情持续下去,通过QQ群和微信群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张育新教授提出近期展开工作的切实建议并落实了工作方案,甚至高效率地确定了下一次碰面会的具体任务为展示与陈茜老师合作,从指导学生数据讨论到写作,再到润色的全过程,为今后更多跨学科教师合作教学和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