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4点到6点,德语系组织了一场教师发展工作坊,特邀请到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冯亚琳老师,来为德语系以及其他专业教师就个人发展与科研规划这一主题进行指导。澳门美高梅赌场
副院长范定洪主持本次活动,德语系全体教师以及英语和日语教师代表出席了本次教师发展工作坊。活动开始前,学院领导与冯教授及各参与者合影。

冯教授首先给出了以全国德语专业为例的几个统计数字引发在座者的思考。她指出,一方面青年教师们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能持之以恒坚持做科研的比列仍不高。因此,青年教师在科研积极性、科研意识、产出重量级成果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在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各种内外原因后,她进而指出青年教师可以从个人的认识上去做一些改变,即理顺科研与个人发展及教学之间的关系,明确科研对于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比如,教师自身要有学科意识,即外语专业不是语言培训,自己就要抵御时代背景下实用主义带来的对外语学科的误解。其次,教师应该着眼于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目标,为自己设定更高的标准,即应有比学生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高的思辨与创新能力等。

随后,冯教授还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如何进行科研规划。她提到了现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科学者发展方向,即智库型学者与学术型学者。个人可以结合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选择发展道路。而自我定位又是规划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多参加会议,扩大交流,明确自己的领域与阶段。同时,规划又应与自己的教学岗位要求相关联。而规划的具体内容还应包括研究兴趣、调整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筹划科研项目、寻找对话伙伴等。
最后,大家还一起探讨了将个人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并转化为教学成果的可能方式。各位参与者也就各自关心的一些具体问题,与冯教授和其他同事进行了讨论。通过本次工作坊,各位参与者更加明确了科研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并对规划科研发展之路的很多具体方面有了更深了解,大家均表示收获很大,非常有利于个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