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研究员李永毅教授参加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跨文化语境下的外国文学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做了《贺拉斯的罗马式诗辩--《颂诗集》第1部第1首解读》的主旨发言。他在发言中提出:贺拉斯在《颂诗集》第一部第一首中以诉诸常识、形象和神话权威的罗马方式为诗人的职业和抒情诗的地位做了辩护。他的论证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诗人的追求和其他人的追求一样正当;第二,诗人的追求高于别的追求;第三,抒情诗的地位并不比其它诗低,希腊抒情诗是罗马人应当效法的典范。他将诗集献给知音和恩主麦凯纳斯,希望后者认可自己是希腊抒情诗传统在罗马的最杰出代表。李永毅教授在下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蒋虹教授一起主持了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和思想史的小组发言。
会前,李永毅教授还在11月22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题为《解构主义诗学与基督教神学--德里达与奥古斯丁、艾克哈特的对话》的学术报告。主要内容如下:基督教正统神学的奠基人奥古斯丁和否定神学的代表人物艾克哈特都是德里达思想的重要源头,解构主义与基督教神学的两极同时保持着亲密关系。德里达与奥古斯丁不仅经历相似,而且在思想上也有相通之处。奥古斯丁关于上帝、圣经的论述如果理解为阅读的寓言,则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有许多互相印证或阐发的地方。《忏悔录》的写作方式和奥古斯丁提出的系统解经方法也为讨论德里达的阅读观提供了新视角。德里达与艾克哈特都采用了充满悖论、挑衅逻辑的言说方式,都拒绝正面描述上帝的性质。艾克哈特的上帝源与德里达早期的延异有许多相似之处,德里达晚期以"弥赛亚精神"为核心的宗教思想也受到了艾克哈特的启发。德里达和艾克哈特都试图用一种否定的方式接近上帝之名所代表的先于宗教和神学的原初性信仰。